('\n
秋收的玉米杆子在晒谷场堆成小山,苏瑶带着孩子们帮社员剥玉米皮。李书记踩着露水跑过来,裤脚沾泥:“苏知青,县科研站来人了!在大队部招人,要技术员!”
\n
“技术员?”苏瑶擦去掌心玉米须,“招这干啥?”
\n
“改良农具,让种地省劲。”李书记拉她往大队部走,“谁有好方案直接录用,月薪58块,还带薪培训!”
\n
58块?周围社员都停了手。这年头工人月薪才三四十,这待遇像天上掉馅饼。
\n
陆星辰攥紧苏瑶衣角:“娘,你去吗?”
\n
“去看看。”苏瑶摸他的头,心里没底。她虽有现代知识,对七零年代农具改良却不熟,只能凭模糊印象试试。
\n
大队部挤满人,三个戴眼镜的干部坐长桌后。为首的老教授见苏瑶进来,推眼镜:“你就是苏瑶?听说你改良的菜苗不错。”
\n
“瞎琢磨的。”苏瑶坐下,考题摆在面前:设计能提高效率的农具改良方案。
\n
周围人动笔,有的画镰刀,有的改锄头。苏瑶盯着纸,忽然想起王寡妇说锄头没准头,深一锄浅一锄费力气。
\n
刻度!她拿铅笔飞快画起来。锄柄刻厘米刻度,能调深浅,背面加小铲子可松土。又画省力插秧器,底部装滑动轨道控株距,手把加弹簧省劲。
\n
“这啥?”旁边二柱子探头,“锄头带记号?”
\n
“刨地深浅能一样。”苏瑶低头完善图纸。
\n
交卷时,老教授先皱眉后舒展。年轻助手凑过来看:“张教授,思路新鲜,就是不知好用不。”
\n
“试试便知。”张教授拍桌,“苏瑶,跟我们去仓库做样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