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方静宁刻意提道:“听我家大人说,顾县令稍有空闲便在定襄县学讲学,有探花郎倾囊相授,定襄学子学问增长必定一日千里吧?”
金珠谦虚,“确有进益,只是定襄学子较之别处学业落后许多,日后若参加乡试会试,多有不利,需得付出极多才是。”
学风差,没有好书院没有好先生,教育落后,是整个云州的现状,乡试也就罢了,她竟然还提到会试,官眷们听来,哪里是谦虚,简直是自傲了。
可顾笑舟二十出头便点为探花郎,云州哪里出过这样的大才,确有自傲笃定的资格。
云中县的县令夫人也在,带着几分试探,玩笑地问:“顾县令亲授,怕不是对今年的府试院试头名势在必得吧?”
金珠笑而不语。
方静宁意气飞扬,指向文墙首位署名李泽的文章,不服输道:“案首也要几分机缘,我们仁县学子也不差,兴许落在仁县县学呢?”
看似争锋,实则尽显欣欣向荣之势。
不少官眷若有所思,家中有读书人的,瞧着两人,尤其是金珠,神情中不由地带上了交好之意。
而方静宁点到即止,许婉然则邀请诸位夫人及她们的女儿留下墨宝,品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