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官哥之后,重心都转到了孩子身上。官哥笑了,大家就兴高采烈;官哥哭了,大家就提心吊胆。偏偏官哥经常头疼脑热的,搞得大家神经兮兮的,唯恐担上什么罪名。
这就让“寄名”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希望他从此能健健康康。寄名,就是让僧道起个新名字,意思是寄给神佛抚养了。有了神佛的保佑和庇护,自然就百毒不侵长命百岁了。
“寄名”不光要改名,还得改姓。你把儿子寄给谁,就跟着谁姓。所谓“和尚不娶妻,孝顺儿子多”,这儿子就是这么得来的。因为官哥要寄给吴道官,所以就得改姓“吴”。
像西门庆这样还好点,那些儿子多的,往往姓得乱七八糟的。一起走出去,都不知道是谁养的。偏偏这还叫什么“文化”!大家不但不觉得怪异,反而认为很神圣。
别看官哥是李瓶儿生的,但商量大事还得找吴月娘。这不仅是尊重,也因为她能给点意见。吴月娘正在听王姑子讲经,见他进来眼都不动一下。不知是心如止水了,还是心有不甘?
倒是王姑子有点紧张,她道了声“阿弥陀佛”,慌忙退到了内室。这位王姑子才二十来岁,却看不到半点青春的光彩。一张苦瓜脸黄巴巴的,写满了寂寞和凄苦。
西门庆并没有多问什么,只是把寄名的事说了。吴月娘淡淡问道:“你打算摆在哪天?”西门庆顺嘴说道:“正月初九。”吴月娘觉得不妥:“你不能换个日子吗?初九是五姐生日。”
西门庆不想更改:“换什么?这个日子是精心挑选的。”吴月娘小声劝道:“那你得早点回来了,不然五姐肯定发牢骚。”西门庆眼睛一瞪:“她敢。”
吴月娘不好再劝了:“你许了多少愿醮?”西门庆有点得意:“我许了一百二十分愿醮。吴道官说到时候再添点,保证做得体面大气。”吴月娘又问:“你打算请多少道众?”
西门庆笑着说:“有十六个够了吧?”吴月娘连声说道:“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