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通商压力的回纥道,被彻底更名为“北鄂道”。
商队还没有来得及过去,朝廷的军令和政事堂划出的路线图已经抵达,这预示着大唐的反击开始。
沿草原西接安西四镇长达一千多里的路线,将迎来漠南府和安西四镇的军队扫荡和打击,并且要建立至少不少于十五个临时驿站,且驻军。
为大唐商队提供补给的同时,还要打击越界的吐蕃军队。
两线商路,也是国库的经费在燃烧。
凡是涉及到减税,调动军队的,都是天价。
对于开销一直很大,不断在经济,文化,建设疯狂投资的大唐来说,其实是吃紧的。
刘央就已经提议,暂停一些重大支出。
但李凡拒绝。
他不可能输给吐蕃,导致国内崩盘。
他也不在乎支出,因为这笔账他只是暂时代付,最终还是要计算在吐蕃帝国头上的。
……
在大唐动作频频的同时。
七月二十一日。
吐蕃帝国。
逻些城!
此地是吐蕃帝国的国都,四面环山,地处高原,有着极其恐怖的地理位置优势。
这个地方也就是后世的青藏高原核心地带,海拔之高,高如登天!
城中央,寺顶的巨大黄金法轮震撼!
它映照着高原烈日,光芒犹如神灵之眼俯瞰人间。
在那下方有无数赤裸上身,因饥饿导致米脸部变形,浑身如干柴的奴隶和俘虏,拴着厚重的脚链,正在搬运重物。
另一边,则是吐蕃高大腰圆,皮肤黝黑,凶悍恐怖的军队,他们犹如高原上的猛虎拱卫着一座从山体中拔地而起的巨大红色宫殿!
其宫殿层叠,门窗罗列,像是神灵遗落在人间的棋盘一般。
黄金为柱,黄金为顶,奢华之程度,历史之最!
而这座红色的宫殿名为红山宫,也就是后世著名的布达拉宫,是吐蕃帝国权力和军事的中心,也是无数罪孽和鲜血的所在。
即便已经如此雄伟,但依旧还在建立,成千上万的奴隶都是吐蕃帝国从各个地方抓来的奴隶。
在这里,能看到南边的天竺,西边的吐火罗,波斯,北边的各游牧民族,东边的党项人,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
8世纪的吐蕃,堪称恐怖。
汗国和帝国的一字之差,就是天堑,就是吐蕃强悍的象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