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场券。这样也因无法猎取敲开天堂之门的敲门砖,就无法上中专、大学,就无法跳出农门,也就无从改变命运。这是一道泾渭分明的分水岭。
\n
s县高中是全县唯一一所重点高中,当时师资力量雄厚,聚集着一群刚出校门的精英式大咖人物,如文玉、彭明、光明等大腕金牌教师,也汇集着全县高中生的精英。当时全县还有文中、黄***三所高中,只不过这两所高中与s县高中则是两重世界,夏虫语冰不可同日而语,永远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能够进入s县高中就读的,不是全县高中生的佼佼者,就是考霸神童之类的大腕人物。阿贞通过三年高中和一年补习班的努力,终于考取了西大食品工程专业,跳出了农门了。按照当时的政策,技校生和中专生都可以由国家统一安排就业,能考取大学的佼佼者,那是人中龙凤,马中良驹,天之骄子。
\n
在注重专业化、知识化的年代,他回来之后就当上了某局的股长,尔后又到食品厂做了副厂长,几年后年纪轻轻就担任某局副局长,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只不过后来走了霉运,因为做生意出了点事儿,当时我本人与县里几名实权领导搭得上话,在那些好心人的帮助下,帮他调到某行政部门工作。不过这家伙头脑灵活,天生是做生意的料,几年下来,做生意小有盈余,在桂林市也购了一套房子,据说在县城还有二处房子,尽管没有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儿子也挺孝顺的,这样他也有了一个好归属了。
\n
阿荣,此人天资聪明,自己也很努力,他是家中老小,他之上还有两个姐姐,家里人对他都很好。为了能为家庭挣些收入,他的两个姐姐小学辍学就在家做农活,她们牺牲了自己成就了她们的弟弟。荣荣的父亲也是老师,多年后,我们的父辈一起到仁渡初中当老师,我们也跟着来到这里就读。他父亲是落实政策后重新当老师的,为人很善良性格温和,乐于助人,斯文斯理,很难得见他生气的样子。即使实在忍不住了,他也不会狂怒,而只会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在仁渡初中教书的那几年,我们一起在那所学校吃住,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诲,感悟做人的道理,体会人生的冷暖真情,那些年可谓同甘共苦,在人生的履历中使我又增添了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
\n
虽然学校比较简陋,老师每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