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那可就不是一垧地千斤了,若是理想状态下,一垧打上三四千斤粮食恐怕都不是梦。
    单就这一个盐碱地改造,就足能增加一个月的口粮。
    更何况,这周围的荒地还有盐碱地还有很多很多,算上旁边几个县的,又何止四千垧?四万垧-->>都有了。
    持续不断地这样改造下去,经验会愈发成熟,改造也会愈发高效,周围所以盐碱化的土地都能改良,并且还能开垦更多的荒地,到时候,这里将是一片沃土良田,养活再多的人口也不会有问题。
    光是这两项,至少还能干一个半月的活儿,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甚至可以说是有多少人都能用得上。
    当然,对于楚青松来说,投入就极为巨大了,因为一切工作都是由他的平阳县衙雇人,以半粮半银的方式,以工代赈——粮,用来解决生存危机。银,为了促进市场消费。所以,必须要半粮半银。
    不过在林灵儿贷款的强力支持下,这倒也没有任何问题。
    论钱,林灵儿有的是,论粮食,林灵儿通过市场资源配置将各地的闲粮包括草原上的资源通过她已经在寒北四通八达、源源不断的生意渠道有效地集中转化,最大限度地提有限闲粮的利用率,保障平阳县供给,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有了宋时轮的高效指挥,有了玉龙河的人力支撑,有了林灵儿的强大后援,最重要的是李辰无比坚决的态度,百姓安置工作异常顺利,以超高的效率向前推进。
    三天过后,安置完毕。
&a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