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知县、知州、知府,接着便是三省六部的官员,最高者是东府政事堂的宰执相公,人臣之巅。
\n
接着便是西府枢密院的枢密使、枢密副使等等。
\n
因为大宋的官阶十分复杂,若是什么秦汉唐朝的,只是看一看就大致了解,而大宋的,不是官场人或者有意做官的人,根本搞不清楚那些弯弯绕绕。
\n
事实上,自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关于官阶、勋爵、差遣就有了较大的简化,之前的情况还要复杂的多。
\n
元丰改制后,安抚使成为常设职务,统管一路的军事、治安、边防守备,并兼管民政(如赈灾、安抚流民)。
\n
在边境地区(如河东、河北、陕西),安抚使权力更大,可节制本路驻军,但重大军事行动仍需朝廷批准。安抚使主军政,转运使主财政,提点刑狱使(提刑)主司法,形成“三司分立”的地方治理模式。
\n
安抚副使,便是辅助安抚使,分管部分军务,形成牵制。在边境地区,安抚副使可能独立负责某一州。
\n
通常由从五品至正六品文官或武将担任,如朝请大夫(正五品)、朝散大夫(从五品)。
\n
如范仲淹、韩琦就担任过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协助主帅夏竦(陕西经略安抚使)负责对西夏防务,那时便是李元昊正式称帝大举入侵宋朝的时候,著名的好水川、三川口、定边寨战役就发生在那时。
\n
宋人三战全败,死伤数万精锐,关中家家户户挂白幡,哭喊声响彻秦川。
\n
“信…还没看?”龚弘昌抱着弓箭蹲在火堆另一侧,他儿子正啃着块马肉,眼睛却直勾勾盯着李骁手里的信纸。
\n
李骁的拇指按在信封口。
\n
那封口是用红泥封的,上面的印戳已被血浸成黑团,盖着安抚司的大印。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