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
\n
人人都谴责高适无情,但高适也有自己的苦衷。蹭蹬半辈子,因为安史之乱,50岁才得到人生的第一个官职——“封丘尉”,要不要为了友情放弃掉?而且李白牵涉的不是一般的案子,后来崔涣为李白伸出援手,不久就被以“惑于听受,为下吏所鬻,滥进者非一”的理由解除现职,救李白之危险可见一斑。高适对此事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他像一个标准的官场人一样把内心深深地埋了起来。
\n
之后的岁月,李白被流放再遇赦放还;高适一路腾达但甘苦自知;杜甫坎坷万分但始终靠真心活着,在他艰难求生于蜀中的时候,正做蜀州刺史的高适多次给予他救济。
\n
李白再也没有原谅过高适,他后来写过两首诗,都是为讽刺高适而做,其中之一为《君马黄》:
\n
君马黄,我马白。
\n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n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n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n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n
猛虎落陷穽,壮士时屈厄。
\n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n
还有一首《箜篌谣》:
\n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n
贵贱结交心不移,惟有严陵及光武。
\n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n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n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n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