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一直处于太平盛世,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了,当听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后,很多官吏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弃城逃命。叛军非常顺利地前进,只用了三十五天时间便进入河南境内,并很快攻占洛阳,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
\n
安史之乱爆发后,正巧名将封常清入朝拜见皇帝。皇帝问他:“安禄山反叛,谁可以征讨?”
\n
封常清主动请缨,表示将赶赴洛阳,招募骁勇之兵,拿下安禄山的人头。玄宗大悦,遂以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募兵东讨。
\n
同时,玄宗任命另一位名将高仙芝为元帅,边令诚为监军,继封常清之后出潼关讨贼。
\n
多年以前,高仙芝还是一位没什么名气的将领,封常清是他的部下,边令诚是他的监军。三人在西域相识,共同经历了一次长途奔袭的战役。那场战役之后,高仙芝取得大胜,名扬天下;封常清辅弼主将,多有战功;边令诚向皇帝宣扬战果,使高仙芝升任节度使。安史之乱爆发后,三人再度相逢,可是一切都变了。
\n
封常清在洛阳招募的都是些市井之徒,根本无法抵抗安禄山的“渔阳突骑之师”。数败之后,他西奔至陕郡,路遇高仙芝。他知道自己轻敌,才会遭致大败,于是告诉高仙芝战况,劝说其退守潼关。
\n
高仙芝、封常清到达潼关之后,玄宗因封常清战败,削其官爵,让他以平民身份在军中效力。高仙芝不愿埋没其才华,不惜违抗君命,让封常清穿着黑衣,巡视军队。
\n
封常清虽被撤职,依然向皇帝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一个面圣的机会,进献讨贼之策。但他派遣的使者从来没有得到皇帝的接见。虽然长安近在眼前,封常清却发现他离皇帝隔了十万八千里。
\n
同样产生这种感觉的,还有高仙芝。当时,得宠于天子的边令诚变得飞扬跋扈,对军务指手画脚。高仙芝治军严格,自然不可能容忍这种行为。他在西域大小战役,从来都是专断独行,怎么到了关中,就感觉处处掣肘。他不相信,一个数次立过大功的将军,还会比不过一个小小的监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