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纳·阿德·丁·帕沙还狠狠地夸了他几句。
王光复自信失而复得,众学子面上有光。
此前,他们经过三个月学习,主要关于堑壕方面。
王光复积极与同学探讨,认为虽然他们据土城而守,但防守布置应当效仿堑壕幽径曲折。
工事不必连贯,事实证明,只要火力点能彼此照应阵地便固若金汤,2号阵地便是极好的例子。
但需要加强防空洞,给士兵休息空间。
需要打造类似交通壕的通道,能在安全环境调兵遣将。
王光复又去找赵传薪讨要地雷。
工兵在他指挥下,出掩体后匍匐前进,忍着刺鼻的灰尘,趴在地上刨土,将地雷掩埋,形成简单的地雷带。
地雷带不是防备进攻,是防备己方视线死角被敌人针对,好及时发现敌人。
守军仅有一万,进攻方的英军也只有一万多。
接下来三天,双方开始硬桥硬马的对抗。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光复一系列安排,让阵地防守主角色从手榴弹变成步枪和机枪火力。
英-军靠土袋墙做掩护,在战线前挖掘工事步步为营。
王光复在军火库调来迫击炮,对英-军阵地进行轰炸。
英-军毫不相让,炮兵予以猛烈炮击。
这时,王光复会下令撤出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