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日本人心地歹毒,想借此生事。而当局无能,居然划出中立区让两国在此交战。这让我想起前清时期,日俄在关外爆-发的战-争,前清如此,现在亦如此,本质上没有变化。当年,我便是看到了日俄战争,目睹关外百姓的惨状,于是下定决心,今后再也不让此事发生在中华大地。日本人挑衅赵某在先,就别怪赵某心狠手辣,但凡杀我同胞,必百倍报之……”
下面嗡嗡地。
以前赵传薪总是阴阳袁慰亭。
这次基本是指着鼻子开骂,公开反对。
不参战,摆明立场,纯属抵抗入侵,但不乏报复。
也算变相承认东京是他炸的。
《时报》记者黄远生问:“此前,学生游行呼吁赵将军出手,赵将军是否受此影响才发兵?”
赵传薪摘了墨镜,不屑的笑了笑:“我问你,我打仗,可有横征暴敛?”
众记者均摇头。
国内仅有几处地方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基本都在赵传薪治下。
甭管和谁打,从没有对百姓盘剥过甚。
此时,各省军阀便已有摩擦,因地盘进行小规模彼此攻伐。
赵传薪从未参与过这等事当中。
他的部曲之枪口永远对外。
抚恤从未拖欠克扣。
所以,每当灰斧军与保险队扩兵,当地百姓踊跃入伍。
这几点不服不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