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几十个马匪,就算千军万马,赵某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詹天佑果然不再紧张,笑说:“全天下,也就赵先生敢夸下此等海口。”
下马的是几個记者。
他们活动活动腰腿,叫苦连天:“赵先生,你们可让我们好找。”
来的是《万国公报》、《申报》、《时事新报》的记者。
其中就有和赵传薪相熟者,见了面熟稔的打招呼。
赵传薪不冷不热:“饺子没带你们份。”
几个记者讪笑。
他们已经习惯了赵传薪的态度。
就算清廷的那些大佬,跟记者也还算客气,只因笔走龙蛇下,一个人或许声名鹊起,或许声名狼藉。
唯有赵传薪,全不将他们放在心上。
用到他们的时候一声招呼,用不到他们的时候,吃饭绝不肯多添一双筷子。
“嘿嘿,嘿嘿,自备干粮。”
赵传薪问:“你们干啥?”
《申报》记者说:“为了采访赵先生,顺便告诉赵先生一些事情。”
因为与赵传薪第一次照面,《时事新报》记者小心翼翼的说:“赵先生,日本的复仇主义呼声强烈,日本国内多地举行大游行,要求严惩赵先生。国人却拍手称快,坊间称赵先生是中国扬眉吐气第一人。”
赵传薪听了,太阳穴隐隐跳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