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出去参加展会、交流学习,或者有重要客户来需要接送,总不能老是挤班车或者借车吧?这也代表我们工坊的形象和实力。”
\n
周明第一个跳起来支持:“我举双手双脚赞成!早该买了!效率就是生命线!”
\n
但爷爷的眉头皱了起来:“买车?烧油烧保险的,得花多少钱?才吃上几天饱饭,就想着摆谱了?老祖宗编筐可没靠四个轮子!”
\n
柳青刚回来的时候柳明远是不想孙女被别人瞧不起,是赞成柳青买车的,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她孙女不开车也能耐着呢!
\n
柳建国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女儿,开口道:
\n
“爸,青丫头说得有道理。去月亮坳的路不好走,每次运柳条都折腾掉半条命,要是碰上雨天,柳条闷着容易坏。有辆自己的车,确实能省心不少,也能保住料子。”
\n
柳青接着解释:“爷爷,买车不是摆谱,是为了更好地干活,是为了保住咱们的本。没有好柳条,再好的手艺也编不出好东西。而且,有了车,我就能带张磊他们多出去跑跑,给龟背纹找历史证据,这也是正事啊。”
\n
爷爷看着众人,又看了看柳青,最终叹了口气,挥挥手:“罢了罢了,你们年轻人看着办吧。别买太扎眼的。”这算是默许了。
\n
新车很快提了回来:一辆实用的国产皮卡,和一辆看起来稳重不失体面的七座suv。两辆车停在工坊门口,成了清河镇一景,引来不少乡亲围观。
\n
工坊的几个年轻人兴奋地围着车转悠,摸摸这看看那。
\n
变化是立竿见影的。柳建国和周明开着皮卡去月亮坳,当天就能往返,带回的柳条青翠欲滴,仿佛还带着晨露。他甚至在车上配备了保湿篷布和简易支架,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几乎降为零。
\n
而suv第一次出任务,就是载着柳青、张磊、爷爷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