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按每个三十给您,行吗?“
\n
“三十?“李阿婆像听错了,“这破东西值三十?“
\n
最终,柳青以每个三十五元的价格收购了李阿婆的全部存货,还软磨硬泡请老人演示了“六角叠丝“的编法。这种技法在奶奶的“柳编百样图“中只有零星记载,没想到还有传人。
\n
“阿婆,您愿意教别人这个编法吗?“柳青小心翼翼地问,“工钱好商量。“
\n
李阿婆摆摆手:“快入土的人了,要钱干啥?有人愿意学,我巴不得。”
\n
回程路上,周明一直没说话。直到看见村口的石碑,他突然开口:“柳青,你知道为什么乡下手艺都在消失吗?“
\n
柳青摇头。
\n
“因为没人在乎它们的价值。“周明踢开一块石子,“我奶奶编了一辈子筐,还不如我在城里送一个月外卖赚得多。”
\n
柳青看着车后座那些精美的柳编作品,突然明白了爷爷的坚持。这些不只是商品,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辈子的心血。
\n
第二天周明要学手艺,柳青一个人继续打听寻找。
\n
“早些年都卖不动了,现在就自家用用。”
\n
赵家庄的老支书点一支烟说,“你要是有样品,什么样的都可以编,有特殊要求的地方你指导一下,只要价钱合适,大伙儿肯定乐意。”
\n
柳青仔细检查了各家的手艺。虽然产品粗糙,但基本功扎实,只要稍加培训,完全能达到她的质量要求。她留下样品,让他们先编十个。验收合格就可以继续合作。
\n
根据赵支书指点,柳青在十公里外的李家庄,找到了还在编筐卖的赵老汉;
\n
在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