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朔北最好的工匠被请来了,他们不要一文工钱,只求能为王爷和夫人尽一份心。中原最著名的画师也被请来了,他听闻此事后,分文不取,只求能将这对传奇伉俪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朔北。
\n
仅仅三个月,一座宏伟而不失质朴的生祠,便拔地而起。
\n
它没有采用中原寺庙的飞檐斗拱,而是融合了朔北的堡垒风格与中原的庭院雅致。主体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坚固沉稳,仿佛一座永恒的堡垒。屋顶则铺着来自西域的蓝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片纯净的天空。
\n
生祠落成那天,没有官员的致辞,没有繁琐的仪式。当巨大的红绸被揭开,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两幅巨大的画像。
\n
画中的萧劲衍,身着戎装,手持长戟,面容刚毅,眼神深邃,仿佛正凝视着远方的疆场,带着不怒自威的霸气。
\n
而他身旁的黄玉卿,则是一身简单的布裙,发间仅一根木簪。她没有看向前方,而是微微侧着头,温柔地注视着身旁的萧劲衍,眼中带着一丝笑意,一丝了然。她的背景,不是金戈铁马,而是繁荣的市集、丰收的田野、嬉戏的孩童。
\n
一武一文,一刚一柔,一守疆土,一安民生。他们就这样并肩站立,仿佛从未离开。
\n
祠堂内,没有神像,只有这两幅画像。画像下,是长长的供桌,但桌上没有摆放祭品,只有一本本厚厚的册子。
\n
那是《朔北治略》、《黄氏医典》、《商道真诠》的拓印本,是萧氏兵法的修订版。人们来到这里,不是烧香磕头,而是静静地翻阅这些著作,或是带着孩子,一字一句地读给他们听。
\n
这是一种独特的祭奠。人们在传承他们的智慧,延续他们的精神,这比任何香火都更加虔诚,更加久远。
\n
生祠建成之后,香火鼎盛。但那香火,是人们心中的敬意;那鼎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