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性比咱们的琉璃还好。”她顿了顿,又从怀里掏出一本账册,“对了,‘念北基金’资助的学堂,今年出了第一个懂算学的牧民子弟,才十二岁,就能算清商队的往来账目了。我已让人把他送到钱庄学徒,往后定是个好苗子。”
\n
黄玉卿接过账册,翻了两页,见上面记得清清楚楚,连每个学堂的开销都标得明明白白,不由得点头:“你办得好。咱们做慈善,不是给点银子就完了,得让他们有本事自己过日子,这才是长久之计。”
\n
念北应了声,眼神却悄悄瞟了眼药田——她看见黄玉卿刚才拂过防风草时,指尖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光晕,心里便有了数。上次母亲跟她说起空间时,特意提过灵泉水能滋养药草,想来这田埂里的药草,都是沾了灵泉水的光。
\n
正午时分,庄园里摆起了宴席。桌上的菜既有朔北的特色肉干和烈酒,也有西域的烤饼和南洋的香料炖肉,孙辈们围在桌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各自的趣事。萧承煜捧着碗肉粥,非要听萧劲衍讲扳指的故事,萧劲衍便放下筷子,慢悠悠地说:“这扳指啊,是当年打北境联盟时,你曾祖父给我的。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咱们的粮草快断了,你曾祖父就戴着这扳指,领着咱们冲阵……”
\n
黄玉卿坐在一旁,看着萧劲衍讲得认真,孙辈们听得入迷,心里满是暖意。她悄悄拉过念北的手,指尖在她掌心轻轻划了一下——那是她们约定的暗号,意思是“有话稍后说”。念北会意,微微点头,目光落在黄玉卿腰间的玉佩上——那玉佩是母亲的传家宝,也是空间的钥匙,最近似乎比往常更温润了些。
\n
宴席散后,子女们陆续告辞。萧明轩要回西域都护府,念安得去边防巡查,念北则要去钱庄处理账册。临走时,念北特意留了下来,跟着黄玉卿走到湖边。
\n
“母亲,”念北轻声说,“钱庄最近整理旧账,发现当年靖王在朔北有一笔不明款项,数额不小,似乎是跟罗刹国的商人有往来。我已让人去查了,只是还没找到确切证据。”
\n
黄玉卿脚步一顿,眼底闪过一丝锐利:“这事你盯着点,别声张。靖王虽死了,但他的旧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