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黄贤弟莫急。我观变局就在近日了。”王训缓缓开口。他是王平之子,王平以谨慎沉稳著称,深得诸葛亮兵法真传,王训也继承了这份气质。
\n
简书,作为简雍的孙子,家学渊源更偏向纵横与谋略,他沉吟道:“王兄所言甚是,殿下回成都之后,命令邓忠、诸葛冲先后掌握城防和宫禁,然后让麋老将军执掌羽林,掌握宫禁,这就是殿下的态度。”
\n
“殿下这是要用我们啊!”孙乾之孙孙越喜道。
\n
一直沉默的赵统道:“父辈皆随先帝、丞相浴血奋战,方有今日季汉。吾等所虑,当首先是社稷安稳,陛下周全。无论秦王、东宫,谁人能护佑大汉基业,延续先人遗志,吾等便该支持谁。”
\n
孙越补充道:“然目前看来,秦王殿下雄才大略,武功赫赫,更能震慑内外之敌。东宫……唉。”他未尽之语,是对太子能力的失望。
\n
张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索良久,方道:“秦王控制大军,已成事实。陛下未发一言,态度莫测。今夜宴席,便是窥探天心,或许能让我们做出决定。”
\n
他环视在场众人,语气变得严肃:“吾等家世,与国同体。值此巨变前夕,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当下之计,首要谨言慎行,约束族人部曲,不得妄动。其次,密切关注宫中动向。待今夜过后,局势明朗,再行定夺。”
\n
关彝重重点头:“张伯父所言甚是。吾等皆汉臣,忠的是大汉天下。无论最终是何局面,能安社稷、强国家者,便是吾等效忠之主。至于私人好恶,暂且放下吧。”
\n
众人纷纷点头。
\n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哪里有什么私人好恶,能安炎汉者唯有秦王刘谌,若非对方,恐怕成都都被邓艾拿下,自己等人不死,也会成为俘虏。
\n
秦王府,刚刚沐浴完毕的刘谌就接到亲卫禀报,郤正求见。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