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抚须颔首道:“杜长史所言极是。我军如今困在剑阁以北,前有坚城,后有隐患,拖延便是坐以待毙。”
\n
钟会的目光落在地图上蜿蜒的河流与山脉间,指节在“白水”二字上重重一点:“你说的第一条路,是走白水?”
\n
“正是。”杜预以笔蘸了些茶水,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道:“过白水,五日可至桥头,若能迅速攻克,便可沿阴平古道折向沓中,一路返回陇西。这条道的好处是所耗时间较短;可难处在于阴平古道多险滩,粮草转运需耗费十倍人力,且沓中是否在我们手中,尚未可知。”
\n
钟会摇摇头,说道:“刘谌能击败邓艾,足见此人的用兵之能,桥头、阴平肯定有重兵守卫。”
\n
实际上,钟会已经确定邓艾必定战败,否则,刘谌书信不可能从北方传到自己手中。他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诸葛绪是否战败?
\n
卫瓘忽然插言:“去年邓艾攻沓中时,曾在此处与姜维激战,沿途栈道多有损毁。若遇暴雨,河谷涨水,恐怕会被困在半途。”
\n
钟会的手指移向“阳平关”,眼底闪过一丝狠厉:“那第二条路,强攻阳平关如何?拿下此关便可直入汉中,沿陈仓道返回关中。此处地势开阔,便于大军推进,粮草转运也方便得多。”
\n
杜预却摇了摇头,用笔在关隘处圈出三个红点,苦笑道:“阳平关素有‘汉中咽喉’之称,刘谌既敢扬言已经占据此地,必已布下重兵。我军连日与姜维对峙,兵力本就疲惫,若强攻此关,少说要折损三成兵力。况且关后即是褒斜道,若蜀军在此设伏,我军便是自投罗网,还有姜维啊!我们一旦撤退,对方肯定会粘上来。”
\n
“那上庸呢?”钟会的声音陡然拔高,指尖戳向地图东南角,说道:“从这里沿汉水东进,经西城入长安,虽绕路却更稳妥。”
\n
“上庸道也不是那么好走的。”杜预叹息道。
\n
帐内陷入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