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超过五十名学生……”
\n
他停了下来,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事实,但最终,他放弃了。
\n
“他们不仅完美地解答了所有的题目,更是在试卷的空白处,用至少两种以上的、我们从未见过的全新算法,指出了我们原题目中存在的、细微的理论漏洞。”
\n
“并且,他们还给出了逻辑上更加优化、更加完美的解题模型!”
\n
这句话,不再是地震。
\n
这是一颗在会议室中心引爆的中子弹,瞬间抽空了所有的空气,摧毁了所有人的认知。
\n
克劳斯没有给他们任何消化的时间,他直接操作面前的设备,将一份被批改得满是红色惊叹号的试卷,投影到了幕布上。
\n
那是林晓灵的试卷。
\n
巨大的幕布上,每一个公式,每一个推演,都展现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如同艺术品般的完美。
\n
而在最后一题的下方空白处,一行娟秀而又锋利、仿佛是用手术刀雕刻出来的评语,清晰地呈现在所有学术泰斗的眼前。
\n
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自己的脸颊,在火辣辣地发烫。
\n
——“此题的理论基础过于理想化,忽略了‘量子涨落’在微观层面可能引发的‘逻辑坍塌’。
\n
建议出题人可以参考一下我们龙河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量子信息论》教材第三章第七节。”
\n
我们龙河大学……
\n
一年级下学期……
\n
教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