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域的差异,形成一些只有本地人能听懂的词或句子,
\n
虽然同样是汉语,但外人却不一定能听懂。
\n
初来乍到,青年并不习惯这边的口音:“能不能请你再说一遍,你刚才说的我听不太明白,这哪里有气枪摊子?”
\n
那本地人也是耐着性子,又说了一遍:“你佛气枪摊子呀!看见哪路么有,一头囊哈起,就到了。”
\n
见青年还是一脸懵,那本地人摇摇头,转身就走。
\n
周景明见状,迎了上去,帮忙解释:“他说的意思是,你说那个气枪摊子呀,看到那条路没有,一直向前走,就到了!他说的一是拖音,拖音越长,表示距离越长。”
\n
在车上遭遇劫匪的时候,虽然劫匪还没找上周景明,但青年若是不出手,十有***避免不了。
\n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青年算是帮过他,至少免了他跳车逃跑甚至被劫匪追撵的麻烦。
\n
青年愣了一下,冲着周景明笑笑:“原来是这意思,你懂本地话?”
\n
周景明挠了挠额头:“也不算能完全听懂,只是在这边呆过不少时间,能听懂大部分。”
\n
其实,一听青年询问县城里的气枪摊子,周景明就大概知道青年是来干什么的了。
\n
在阿勒坦县城中心有个玩气枪射击的小摊子,那地方就像老电影里的地下交通站,是往来的淘金客们在那里碰头联络、交换信息的地方。
\n
如果不是为了玩气枪射击,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这青年是来淘金的新手。
\n
很显然,青年不可能跑那么远,就为了玩气枪,他是为淘金而来。
\n
既然是淘金的,考虑到他身手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