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看见赵磊的农匠在试种的玉米田旁,竖起块木牌,上面画着:玉米苗、笑脸、两个手拉手的人(一个像大胤人,一个像非洲人)。沙粒被风吹过木牌,发出沙沙的响,像在说:原来不同的圆,真的能找到重叠的地方。
\n
(三)暖阁里的“双生月”
\n
沈知的蒸汽车在格物学堂试跑成功的消息,和赵磊在非洲签下“玉米约”的信,同一天送到了暖阁。
\n
陈默把两份文书并排放在桌上,左边是蒸汽车的“试跑记录”:“时速三里,未出故障,安全阀工作正常”;右边是非洲的“通商纪要”:“部落愿种玉米百亩,商队可建驿站,共用水井”。
\n
“你看,”他笑着对苏晴说,“一个往‘深’里走,把格物的理往透里钻;一个往‘广’里走,把花好月圆的圆往远里画——其实是一回事。”
\n
苏晴正给孩子们缝新衣裳,用的是非洲部落换来的棉布,上面印着玉米图案:“沈知的蒸汽车,将来能拉粮食、运药材,让日子更方便;赵磊的玉米约,能让更多人吃饱饭,让圆更大——都是为了让这圆更稳、更暖。”
\n
林薇的《全民健康书》新添了“海外篇”,记录着非洲的草药、南洋的水果:“这是卡鲁部落的‘止泻草’,和咱们的马齿苋效果一样;这是南洋的菠萝,含维生素c,比柑橘还多——原来好东西不分远近,能治病、能养人,就是宝贝。”
\n
秦虎的军报里说,水师的新船装上了沈知团队改良的“蒸汽辅助动力”,顺风用帆,逆风用蒸汽,续航能力提高了一倍:“现在去非洲不用等半年,三个月就能到——蒸汽不光能拉车,还能推船,这叫‘格物不分军与民’。”
\n
暖阁外的月光,今晚格外圆,像把两个方向的努力,都温柔地照在里面。一边是铁炉里的蒸汽,带着齿轮的转响,在时光里刻下更深的辙;一边是海岸边的玉米苗,迎着异域的风,在土地上画出更广的圆。
\n
陈默想起刚穿越时,四人在寒夜里说的“活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