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城里的粮能调到乡下,乡下的粮能换成票子买东西,谁也不用再受‘有价无粮’的苦!”
\n
那秀才梗着脖子:“歪理!粮食就该囤在仓里,哪能靠这纸片子折腾?”
\n
“囤着会烂!”人群里突然有人喊。是个瘸腿的老汉,拄着拐杖往前挪:“俺去年的麦子捂坏了两担,要是早有这票子,俺就能换成布给孙子做棉袄!”
\n
“俺也觉得好!”个年轻媳妇抱着孩子挤出来,手里捏着张“五升”票,“昨天去供销社,用这票换了包红糖,比用银子买便宜半文——这叫啥……‘补贴’?”
\n
赵磊笑着点头:“对,补贴!官府少赚点,让百姓多落点实惠。”
\n
正说着,王栓柱突然扯开嗓子喊:“俺刚才用三张票,在布铺换了四尺布!真比用银子多换一尺!”他举着新布往高处跳,粗布短褂的衣角扫过人群,带起阵风。
\n
人群的议论声渐渐变了调。有人开始打听“怎么才能领到粮票”,有人拿着票去王栓柱铺子里换东西,连刚才骂骂咧咧的人,也悄悄把粮票揣回了怀里。那秀才见没人理他,哼了声,甩着袖子走了,背影透着点孤零零的僵硬。
\n
傍晚收摊时,王栓柱数着手里的粮票,笑得合不拢嘴。赵磊走过来,见他把票子按大小分类,用麻线捆得整整齐齐,像藏着什么宝贝。
\n
“赵大人,”王栓柱挠着头,“俺想明白了,这票子不是纸,是……是民心秤。百姓信你,它就比银子值钱;不信你,它就是废纸。”
\n
赵磊拍了拍他的肩,没说话。夕阳把粮票染成了金红色,上面的玉米图案像是活了过来,在纸片上结出饱满的颗粒。
\n
(三)暖阁里的“新账本”
\n
开封府的粮票试点消息传到京城时,苏晴正在给后宫的姐妹分新到的胭脂。莲儿捧着个木匣子进来,里面是赵磊让人送来的“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