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现实不是这样,”陈秋铭话锋一转,“名额只有这么多,这是学校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特别是,评优文件中有一项‘班主任综合评价加分’。”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这项加分,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我请教过潘主任,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操作指南。说白了,这项加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主任的主观判断。”
\n
同学们屏息凝神,听着这关键的部分。
\n
“为了避免我个人的主观意愿过度影响最终的评选结果,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陈秋铭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教室里,“我决定,放弃这项权力带来的自由裁量空间!”
\n
此言一出,台下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同学们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惊讶和敬佩的神色。
\n
陈秋铭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解释道:“我的做法是:班主任加分,将完全依据前面各项客观条件(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干部任职等)计算出来的总分排名来决定。排名第一的同学,获得最高的班主任加分;排名第二的,获得次高的加分,以此类推。也就是说,班主任加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主观的变量,而是对客观排名的一个‘强化’和‘确认’。这样,最终的结果将完全由前面的客观数据决定,最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预。同学们,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n
“明白了!”台下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而整齐。许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释然和安心的表情。这种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做法,极大地增强了过程的公信力。
\n
“好!”陈秋铭点点头,“为了进一步体现本次评优过程的公开、透明和民主,我还邀请了三位同学,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评优工作小组。”他侧身,向谷江河三人示意了一下,“这三位同学,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他们本身不具备参与本次个人荣誉评优的资格,因此可以保持中立和客观。他们将负责具体的票务、计分、监督工作,并且全程见证整个评选过程。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
\n
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向前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