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砚冬曾经也想过,大虞拥有自己的骑兵,岂不是所向披靡?
可这些想法实施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中原地区土壤肥沃、水系密集,农耕是大虞的立国之本,朝廷财政依赖田赋,人口依赖土地,“重农抑牧”成为天然的政治倾向。
骑兵的建设成本太高了,一匹战马的饲养成本相当于五个步兵的口粮,且需要专人照料、定期训练,骑兵的铠甲和马具倒是苏砚冬从哪里去淘来钱,
也就是姬家用皇帝的赏赐,做了一对骑兵团而已,总共也就三千人,此次突围就损耗了一半。
这都是钱啊!
姬淮疆来不及心痛,因为更心痛的来了。
骑兵的速度很快,快到姬淮疆刚到鲁城,就要面对大齐的围攻了。
十万大齐主力军齐聚城池之下,形势非常严峻。
起初是像闷雷滚过平原,顺着夯土城墙的缝隙钻进骨缝里。守城的士兵们还在擦拭弩机,有个年轻兵卒笑骂:“怕不是哪路商队赶晚路,蹄子踏得比战马来劲。”话没说完,他的笑容就僵在脸上。
这兵卒是鲁城的,还没有经历过大齐的残酷,除了前朝那一次大战役,大齐什么时候打到过鲁城来?
对于垂头丧气逃到鲁城的淮北军,很多兵卒甚至颇有微词,觉得他们丢了大虞的脸面。
可这些淮北军只是沉默着上前应敌了。
鲁城的城池,并不是专门修建的城池,抵挡不住的。
可是挡不住就不挡了吗?当然不!牺牲的五万士卒,拖了大齐整整一个月。
角声刚起,城外突然响起来海啸般的呐喊:“——开——城——!”
“——开——城——!”
“——开——城——!”
这旋律与苏砚冬梦中的一模一样,此时在江南的苏砚冬似乎有所感觉,心猛地颤抖了一下。
江南初闻战火的时候,苏砚冬正在煮茶,可北疆的局势让她异常担心。
若是大齐占据了大虞的北方,南疆并不会袖手旁观。
土番、老窝还有流求等小国,只会趁机进攻,大虞腾不出人手来管南疆的进犯。
这些南疆小国最恶心的就是粘牙,打过去的时候,几个小国一起抱团,因着地势和气候原因,颇为难缠。
“大人!北疆急信!”
苏砚冬看了那信,忽然就沉默了。
当初她在北疆瞒着姬淮疆布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