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人的消息让苏砚冬有些恼火,姬淮疆还不准备回北疆吗?这个“镇北大将军”有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
或许她从来没看清过姬淮疆,看到京都来的消息,姬淮疆每日与景和帝共观天幕,苏砚冬脸都黑了。
“要是他不回就把姬家祖坟冒黑烟了,再让‘姬父’出来说话。”
姬父当年就是因为贪功冒进牺牲了,只是因着万平帝好面子,并没有任何惩罚的冷处理了,不然姬母也不会着急忙慌的把姬怀雪送进宫当筹码。
姬父的话,姬淮疆不敢不听吧?
景和帝又在干什么?和姬淮疆一起斗鸡呢,北疆那么重要的边境不管?
姬父好歹也在北疆驻守了那么多年,姬淮疆丝毫不担心北疆的吗?
“把这则消息递上去,让景和帝松松皮子。”
天幕终究只是娱乐,无论如何也不该松懈了对北疆大齐和南疆小国们的防备。
“阿冬,北疆那边已经逐渐形成了羊毛供应商一条链,真是一举两得啊!”
大齐缺物资吗?当然缺!
那用羊毛和牛肉来换取物资,不是资敌吗?
其实不然。
换取物资的时候,用他们的畜牧产品给予合理定价,但是严格限制了铁器、兵器等战略物资的交易,这既可以养活慈安院的纺织厂,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削弱大齐。
要知道,大齐的国土百分之八十都是草原,草原的承载力有限,这样过度放牧不过两代,草原应该就退化了。
若大齐没有有远见的人来破此局,最多三十年,大齐的国力就会小于大虞。
可这途中的大齐的骚扰还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苏砚冬暂时放过姬淮疆的原因。
什么一笑泯恩仇、发小情谊的,打了自己,难道还要放过他吗?
“要是姬淮疆不行的话,先杀了,然后扶持我们的人上去。”
将军不好培养,需要天赋和经验,还有在军中的统领能力。
姬淮疆父亲一手成立的淮北军,目前只认姬淮疆一人,这也是个难题。
“快让姬淮疆滚回北疆!”
苏砚冬感觉自己完全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可就算是再恨大虞,大齐也不是什么好的新王朝。
相较于刚刚开化的大虞,大齐是游牧民族出身,陋习众多还常用生祭,万平帝的父亲就是在南下的时候被大齐活活烧死的。
等手下人走了,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