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叫‘江南第一’学院啊?”于万三询问着,这是苏砚冬敲定的名字。
当时于万三在会议上,非常支持而且赞同,私下里却偷偷问道。
“我觉得学院比书院更加包容万象。”苏砚冬现在闲下来,也不去听那些关于自己性别的风风语,一边看着各种发明的新品,一边回答于万三的问题。
“你什么都没考虑就同意我啊?不怕我给你带到坑里吗?”苏砚冬心情放松下来,就喜欢开玩笑。
尤其是她发现于万三居然会脸红一样。
脸皮这么厚的巨贾商人居然还会脸红?苏砚冬忍不住多逗弄一下。
“我什么都听你的,”于万三拉着苏砚冬的袖口,动作很轻,怕扯到伤疤,“所以你要和我好好解释,多和我说话。”
苏砚冬还真的思考过如何在江南好好建设“制度化学院”,“首先,‘第一’这个名号,其实是为了学子内卷准备的,因为有了‘第一’,就会有‘第二’,这样的话,学子们就会为了争取第一的名号而努力。”
于万三点点头,没想到还有这种含义。
现如今大虞的教育制度十分落后,除了几个主流城市有两座及以上的书院,一般的地方,都是隔了好几个城市只有一座书院,导致教育资源落后,也没有竞争意识。
“其二就是,我想把慈安院的方式复刻出来,为大虞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科教兴国”,这个概念她老早就向万平帝提出来了,明明都懂的道理,农具先进了,就会解放更多的人力,同时提高生产力。
那么科技人才刻不容缓,可是在大虞,这种科技人才的地位,居然和乐籍差不多,属于匠籍,是又累又不讨好的活,创新能力几乎为零。
若是能在江南培养人才输送中央,未必不能让大虞再撑个几百年。
大虞就像是一架运转已久的机器一样,上面都是锈迹,百废待兴。
于万三离自己有些近了,从前怎么没发觉,于万三这么粘人啊?
只记得他因为公务越来越多,从前青涩的少年逐渐背上重担之后,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我怎么觉得,”苏砚冬捏着于万三白皙娇嫩的脸,发现他又开始脸红了,“你似乎活泼了不少?”
于万三眨巴了一下桃花眼,“哪有,我一直都是这样的啊。”
阿冬要和自己回江南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于万三当然放松心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