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何来笑话之说,人之常情而已。”
\n
“不过话说回来,这下一期的话本稿件,还请鄢进士务必尽力,书局上下都眼巴巴的等着开张哩。”
\n
“好说好说……”
\n
“……”
\n
“嗯?”
\n
夹杂着笑声的和谐声音听在严世蕃耳中说不出的不和谐。
\n
这和他预想中的情况不说是毫不相干,也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
\n
怎么就慧眼识珠了?
\n
什么话本稿件,竟能让鹿鸣阁上下都眼巴巴的等着开张?
\n
“这又是什么情况……”
\n
张裕升等人亦是面面相觑,只感觉今日见到的奇事太多,脑子已经不知该如何思考了。
\n
听这番对话的意思……鄢懋卿还真和鹿鸣阁扯上了关系,而且还并非泛泛之交,连传胪仪都没开始,鹿鸣阁就已经找上门来求着刊刻他的话本了?
\n
话本,就是后世常说的小说。
\n
其实“小说”的说法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
\n
诸子百家中就有一个小说家流派,谓之:“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n
只不过小说这种文体,在不同的朝代又有不同的说法,比如魏晋时期将其称作“志人”或“志怪”,唐朝则将其称作“传奇”,而明朝则普遍接纳了宋元的说法,将其称作“话本”。
\n
而自明太祖皇帝松开了刊刻出版的限制,加上明朝百姓的识字率逐渐达到四成,刊刻出版行业也迎来有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