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应该知道的,我们建筑企业都是靠大家帮忙才能做大做强的,俞主任在不少地方帮了我们,我和他关系比较好,那年正好我们企业有了一些生产方面的技改项目,俞主任知道后就帮我向政府进行申报,我记得获得了30万元的补助。所以我就趁去博鳌的机会给了他2万元表示一下感谢。”
\n
“那其他还有没有了?”成林公式化的再问了一句。
\n
“其他也就是从2006年春节开始吧,当时他还在建工局呢,我每年都会在春节、中秋两个假期给他送点节礼,每次都是我们这边一个商场的价值2000元的购物卡,其他就没有了。”那个老板接过儿子递上的水喝了一口就说道。
\n
“好的,那这样,我们也就不严格按照规矩一问一答的做询问笔录了,我让我这位同事根据你刚刚说的情况直接制作笔录,做好后你看看,需要修改的直接修改,没修改的就签字确认。你觉得可以吗?”成林指了指苏牧说道。
\n
在得到那位老板的首肯后,成林就对着苏牧使了个眼色。苏牧随即拿出随身的笔记本电脑开始根据之前的谈话内容制作了询问笔录。
\n
“这些老板也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角色啊。”在对老板取证结束后返回的路上,所有人在说笑着取证过程中的事情时,汪松突然感慨了一声。
\n
“那当然,不然他们怎么能够成功呢,尤其是那些从泥土里爬出来的老板。”沈副局长笑笑说道。
\n
“可不,都是不肯吃亏的人,除了春节、中秋的节礼外,这些人都是得了好处才会给这位俞主任送礼啊。那个申报省重大装备首台套项目的,让公司获得了100万元补助,那位老板在补助到手后才给了6万元;帮助申报对工业企业设备投入超500万元企业的奖励,那家公司获得了10万元,那个老板就给了5000元;最抠的是那个叫什么海鸥机电的公司,帮他申报技改项目获得了800万元的补助,居然只给了1万元。这个金额,还不如不送呢,还都是在这些补助啊奖励啊到位了,那些老板才给的。这位俞副主任有必要吗?”苏牧不由的替这位俞副主任说了几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