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伤亡。我等修道之人,不必置气,不必在乎这些虚面,行持正道即可。」
大贤良师温声安抚,确实并无恼色。而张承负想了想,又问道。
「老师,『陈王有天子气』.您为何当着众人的面,公开说这一句?是提前埋下伏笔吗?」
闻言,大贤良师张角笑容更显,颔首道。
「承负,我这番见了陈王,又聊了一会,大致知晓这是个什麽样的人物了。他行事并不细致,很难取信朝廷,更容易被皇帝所忌。等明年我等起事后,只需把今日与陈王的相见,说过的话,传上一二到洛阳。那这陈国的兵,皇帝怕是就不敢用了。说不得,还得派人提防!」
「这位陈王虽勇,却没有带兵出陈国的能力和胆量!我等不仅不要犯他,还要在明面上与他交好,并让豫州士族都有所听闻!等到起事之后,两相太平即可!」
听到这,张承负若有所思。他目光灼灼,低声道。
「老师,或许等起事后,我们可以派人传播谶纬谣言。再打出旗号,说要『奉陈王为皇帝』.逼这位陈王起兵造反?」
「不!承负,这位陈王虽然野心勃勃,但却不是心思缜密狠辣丶能起兵造反的人物。若是逼他真的亮明旗帜,怕是洛阳一部骑兵前来,就能夺了陈国的兵权,罢黜了这陈王倒不如引而不发,且看后续的情形。只要陈国的兵马在陈国自守,对我等来说,就足够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大贤良师笑了笑,遥望了南方的天际一会。陈王早已不见,但这位诸侯王的性格与作风,乃至于如何撬动对方的命运,都已然落入大贤良师的心中。最后,他只是看着春日原野,平静道。
「此间人物已经见了。走吧!吃一顿马肉,继续向西,去颍川!」
「是!老师!」
从阳夏县向西,行一日就到了扶乐。扶乐在秦时,又被称为「大扶城」。光武中兴时,「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骠骑将军刘隆被封为扶乐候,一直传承至今。所以,陈国不仅有诸侯王刘氏,还有世家大族,扶乐刘氏。
而扶乐城西边就是涡河,以前也叫『过水』。《水经注》中说,「涡水出阴沟(今开封附近),东南至扶乐城北,又东经阳夏(太康)西。」这条涡河向北,通过阴沟水连接黄河,向南注入淮河。所以,它是黄淮两条水系间,至关重要的连通河流!
「从江淮北上,涡河是必争的水系通道,也是最适合军队行军的通路!而陈国就坐落在黄淮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