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师,韦还有几个伴当,想随我一起入伙.嗯,加入太平道!」
「让我瞧瞧。不错,都是些有勇力的壮士!那就让他们跟着你吧!但『致太平』的道路,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你每日过来寻我一次,跟着弟子们,一起听学半个时辰的『道经』。嗯,就与承负一起!」
「听学道经?」
雄壮的典韦有些傻眼,没想到加入太平道最先要做的,不是凭藉勇力去厮杀,而是学什麽道经?但很快,他就明白过来,这是真正的「教导」,眼中露出感激。
「是!韦愿从命!」
这一日清晨格外漫长,上午也很是忙碌。直到过了中午,太平道众人才离开了典家村,告别了依依不舍丶自发送行的村民,还有虎目含泪的典大娘,踏上了去往豫州颍川郡的西行之路。而众人行了两日,第三天一早,负责守夜和斥候的姜氏三兄弟,就眉头紧锁,向张承负回禀道。
「郎君!我们好像被人盯上了!」
「嗯?什麽情况?是山间的草贼吗?」
「昨夜有侦骑靠近,远远窥伺我们的篝火。是很娴熟的斥候,还有马,不像是什麽草贼。反而像是官军或者世家大族的精锐!」
「娴熟的斥候,有马?」
张承负也紧张起来。他摸了摸背后的大弓,沉吟道。
「我们现在在哪里?」
「郎君,我们一直沿着陈留郡与陈国的边界往西走,刚过了大棘乡,再往前就是圉县,西南边则是阳夏。」
「圉县?难道是圉县蔡氏?还是圉县高氏?」
张承负百思不得其解,这两家世家大族,可都没有这样窥伺行事的道理。但无论如何,得加强斥候戒备,尽量走快一些。
「驾驾驾!.」
在一望无际的河南平原上,太平道一行近百号人,打着「黄天」的旗帜,驾驭着马车,逶迤向西边跋涉。沿途的乡间土路寂寥无人,只有偶尔见到的坟丘与白骨,讲述着这河南乡下的疾苦。不过,从坟丘的数量上来看,却是比兖州的济水两岸要少,路过的村庄虽然穷苦,但似乎还是能勉强过活的。
「嗯?这里是豫州陈国?我们过了州界了?」
太平道众人在一处村庄外歇脚,打听了下才知道,原来已经到了陈国。陈国与陈留郡之间,可不是一条直线分出来的,而是弯弯曲曲丶犬牙交错的划分。而大城阳夏就在正南边,据说是夏王太康迁都与安葬的位置,又叫做「太康」。不过,众人并不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