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民望也罢!至少,他确实保了一方百姓平安,也确实压制了陈国中的世家豪强兼并。他所作所为,是对陈国百姓有利的!而听闻知晓了这些后,我原本出手的心思就淡了。若是留着这个陈王,等到明年大旱的时候,他应该还是会赈灾放粮,让更多的百姓活下去!」
说到这,大贤良师很是严肃,看着传承道统的小弟子张承负,庄重道。
「承负,我等求道之人,行事需有准则,得有一把衡尺在心里!而这尺子不仅要自己知道,也得让百姓,让士族,让天下人知晓!我太平道既然劝善济世,那以百姓存亡为尺,什麽事能为,什麽不能为,就会霍然清楚了!」
「除掉愿赈济的陈王,只会便宜世家大族,而让陈国纷乱。陈国之地,我等太平道不可能取而代之,这与之前除掉东阿程氏丶乘氏李氏,是截然不同的!这些世家大族与豪强,多行不法,除掉他们,由我们的人接手,能做得对百姓更好.」
「为师思来想去,我等太平道人,还是不要对这陈王出手了!若是有一日,陈王带兵从封国中出来,与我太平道厮杀。那时再光明正大的,与他为敌吧!而在那之前,为师心中的衡尺,是约束我行事的准则,让我不能如此去做。」
「而承负,我说这麽多,其实也是在告诫你!应着蚩尤凶神的凶事,必须有救济百姓的大愿,由自己心中的衡尺来约束!对于世家大族丶诸侯皇帝丶郡国官吏,你不能一棒子都打死了!总会有行善的个人,总会有对百姓有利的世家丶豪强与诸侯王。哪怕他们的数量再少,但只要他们存在,就不是我等太平道的敌人」
「遵循向善的准则,只在符合道义的情形下出手,并被天下人知晓认可.这才是为师对你寄予的厚望,也是一位太平道首,该有的信誉与名望!提三尺剑的刺客,哪怕再是血溅五步丶杀无不中,也是承接不了天下黔首的希望,来当下一位太平道大贤良师的!」
「.」
听闻这一番直指大道的教诲,感受着老师寄予厚望的目光,张承负默然良久,伏下身来,行了个五体伏地的稽首。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若无大贤良师的敦敦教导.他是不可能成长到今天,修出这一颗求道之心,来洞察社会运转的规律,走出自己的「道」。
「老师,我明白了!我的心中也会有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来衡量我该做的,与不该做的。我会继承您求道的原则,继续往前走的!」
「嗯。好!」
茅屋之中,师徒两人相对而坐,脸上都露出了发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