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藏·启筮》中言,『蚩尤出自羊水,八肱丶八趾丶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这里的『青丘』,就在泗水上源,在豫鲁交接一带,或许就是菏泽。」
「而后,『四冢磔蚩尤』,蚩尤埋骨四处。这一处巨野县,埋的就是蚩尤的肩髀。儒士们常以黄帝为『仁德圣主』,以蚩尤为『残暴叛逆』…但在我道门中,却视黄帝为『善神德主』,蚩尤为『凶神兵主』。前者『道法自然』,视为阳,为吉。后者『以力逆天』,视为阴,为凶…」
「两者相合,阴阳流转,吉凶祸福,合而为太极,却并非固定的正邪!就像这汉室,高祖提剑反秦时,是大吉的善,是黄帝的仁德。到了眼下的皇帝,却已经变成了大凶的恶,是蚩尤的暴虐…而后再有举义反汉,就又是以黄帝代蚩尤!以大吉代大凶…」
「世事流转,盛衰兴变,都随着天数与时势的变化。阳极而为阴,阴极而变阳,这就是天下的道!所以,这世道从不会有世代不易的王朝,也绝不会有始终仁德的圣主,唯有数百年一次的五德交替,一变再变而已!」
「而在老阴极凶时举义,开创少阳生吉的变化,就是我等所为,在天道中对应的道理啊!…」
大贤良师张角神色幽幽,站在蚩尤与黄帝的雕像前,注视着恭敬聆听的弟子门徒。他此刻讲道,说出的「造反理论」,却远比张承负的想法,更契合于这个时代,契合于众人的想法。就连刚刚入太平道的彭鱨,都满是赞同的恍然大悟。
「啊!黄帝斩蚩尤,天数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眼下的官府就是蚩尤,要我们去斩他…不愧是大贤良师,说的真好!…」
张承负仔细倾听着,也在继承着「太平道的法统」。直到大贤良师讲完,深深看了他一眼,笑着道。
「走吧!继续赶路!」
「诺!」
众人继续向北,沿途也见了山阳郡的村落。有大泽提供水源,今年的旱灾,对大野泽沿岸百姓耕种的影响,远没有其他地方那麽严重。
但同样是靠近水源,瘟疫的传播极快,这一带的黔首百姓们,都深受连年疫病的折磨。五年三次大疫,每家每户都有病死的老弱丁壮,乃至于举户灭门。
而当疫病大肆传播时,太平道符师们不畏瘟疫,前来施符施药救人,就此逐渐建立了此地太平道的民心基础。
太平道的信仰,能在兖州大地广泛传播,归根结底,还是凭藉了救命治人的「黄天善道」!而绝非是靠什麽杀人,什麽像水贼那样截杀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