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扮的太平道徒,已经步行入了庄子。
「嘘…不必多礼!」
为首的大贤良师戴着黄巾,穿着如同老农,制止了周围人的行礼。随后,他平静的走入人群,走到张承负的身后。他静静听着这位最小的弟子,总结着修筑水利的经验。而当他的目光看向修成的坡塘,眼中闪过难以抑制的惊讶,嘴角也慢慢扬起了笑。
「这座坡塘从挖土丶夯土到筑坝,我们前后干了快四个月,中间时断时续。后面哪怕有道奴带着四十个青壮门徒加入,一起使劲来干,也还是比预计的工期要长了许多!」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麽会延期?…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夥挖土方没那麽快,没办法连着挖土,必须轮换着休息来干。其次的问题,就是铁制工具不够,木头的工具太容易磨损,还需要木匠修补新造。再后的问题,就是在塘坝里打入沉重的木桩,因为缺少好用的木架軲辘起重,人力干起来很慢…」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一个问题,是我们对自己的力量不清晰,对实际的困难知道的少。后一个问题,则是我们的工具不够,需要用更多的力气来补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预』是什麽,是想像中的干事。这想像和实际的干事之间,总是有很大的差距,总是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但只要做的多了,善于总结问题,就能汲取经验…而经历这些丶克服这些的过程,就是『成长』!」
说完这些,张承负老气横秋,虚虚捋了捋不存在的胡子。随后他笑着开口,模仿着师父张角的语气姿态,注视着认真聆听的童子们,慨然道。
「好了!我…为师说了这麽多,总结起来,其实就两句话!」
「劳可移山,力可生谷,人可胜天。器利则功速,志定则道成…太平不待于天,黄天生于人心。我等信者当自强,行者当自救,自强自救,以救天下人!..」
「怎麽样?为师说的如何?!…」
「对!张师说的对!这样的坡塘,我们再修许多座,就不怕旱灾了!…」
坡塘上的童子连连点头,有的高兴应和,有的却在东张西望。机灵的张守存打着手势,使劲对「张师」眨着眼睛。而看到他这挤眉弄眼的模样,张承负眼睛一瞪,还要再说些什麽…却忽然有一句熟悉的话语,从背后传来。
「为师觉得,你说的很好!很好啊!…」
「?!…」
张承负一个咯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