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没人认得。毕竟,乡里人怎麽会识字呢?他们也没地方去学啊!
「黄天在上!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和肥料。水很容易理解,而肥是什麽?是土里的养分,是能让作物生长的地力。至于具体的肥料…嗯,后面会教你们堆肥的!放心,会让你们每个人都亲自实践!…」
「麦丶粟丶菽这三种作物中,小麦耗水丶耗肥最多,可以记为『水2肥2』。如果有充足的水灌溉,它的亩产平均是三斛(180斤),可以记为『产3』。水2肥2产3…」
「粟米耗水大概只有小麦的一半,对土壤肥沃的要求也不高,可以记为『水1肥1』。若是水肥足够,它的亩产是两斛(120斤),可以记为『产2』。水1肥1产2…」
「至于菽豆,它的耗水和粟米差不多,还是记为『水1』。可它对肥料的需求却很低,甚至能反过来补充地里的养分,嗯,就记为『肥-1』吧!而菽豆的产出,则是一斛半(90斤)。水1肥-1产1.5…」
「这三种作物,平均起来,应该是这样的特点。但要记住,作物是活的,不是死的。它可能增产,可能减产,可能受到虫害鸟害,也可能像现在一样,旱灾缺水。所以,我们心里想的丶算的,和实际种起地来的结果,其实往往差距很大!但学问始终是学问,是现象背后运行的根本,是早晚能用得上的…」
虽然张承负已经尽可能的试图简化,但他的农学启蒙,对童子们来说,还是有一点难。好在,这些童子们其实都帮家里种过地,都识得五谷。他们也大概知晓这些作物的特点,只是从没有量化过罢了。
「好了,为师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水,田地足够的肥沃,那该种什麽作物?」
「种麦子!麦子产的粮食最多!」
「很好!麦子的亩产确实最高。而那些世家大族们,占着最好的田地,最为充足的水源。他们庄园里日常种的,大多就是以麦子为主!」
张承负笑了笑,神情却又一次严肃起来。他指着田野中留下的枯黄麦杆,郑重问道。
「可若是我们种下了麦子,前几个月都长得很好,却在成熟前遭了旱灾…那麽,之前几个月浇灌的水丶消耗的地力丶付出的辛劳,还会有产出和回报吗?」
童子们议论纷纷,片刻后,还是最机灵的张守存举手站起来,回答道。
「张师,遭了旱,就没收成了!之前的花的力气,浇的水,就都没用哩!」
「不错!一旦在成熟前遭了旱灾,那就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