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先吃饱饭,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训练。无论是习练拳脚兵器,还是操练队列行军,肚中空空,总是不行的…可是在这灾疫缺粮的冀州大地,粮食又从何而来呢?周围各州,豫州丶青州丶兖州都是一样受灾,并州贫瘠,恐怕只有去幽州买了。幽州,涿郡,涿郡…」
张承负默默思量,又想起了某些人来。太阳的痕迹在日冕上移动,练过了静站,吃过了早食,就到了「辰时中」。紧接着又是识字的「文化课」。接着做出的日冕,他教了童子们十二时辰的写法,还有对应的时辰含义,以及道教中极为看重的天象。
「子时在23-1点之间,称为『夜半』,北斗七星柄直指正北,天汉清晰可见。丑时 1-3点,称『鸡鸣』,第一次鸡叫总是在丑时末。东方七宿在此时渐现。寅时 3-5点,称『平旦』。此时启明星最亮,露水凝结,丑时末就是天亮。所谓平旦,就是太阳是平的,出现在地平线上。」
「卯时5-7点,就是『日出』。辰时7-9点,又叫『食时』,是吃早饭的时候。巳时9-11点,叫『隅中』。『隅』是旁边的意思,『隅中』就是太阳靠近天空中间,但还没到。午时11-13点,为『日中』,太阳到了天中,此时日影最短。未时13-15点,是『日昳』,太阳又斜了…」
「申时15-17点,是『晡时』,也就是在申时末吃第二顿饭。酉时17-19点,叫『日入』,日落西山,暮色四合。戌时19-21点,『黄昏』,西方馀晖落尽。不过夏天太阳落尽的迟,冬天落的早,其中道理,为师会以后再说。最后是亥时21-23点,『人定』,就是人睡觉的时候。北斗七星柄指西北…」
关于天象时辰,实在有太多能讲的地方。而作为入门,张承负只是再次强化了时间的概念,把时辰相关的字词教授出去。这十二时辰加上俗称,30来个字,估计得教三天,还得让小组内的童子们互相帮着学才行。
太阳的斜影越来越短,直到过了「午时」,又开始变长。一日两顿,中午自然没得吃。童子们只能饿着肚子,练了会静坐。接着,「未时中」下午两点,开始学习术算。
这几日的课程是互相联系的,既然教了日冕的时间,那术算就是计算时间的加减,还有学习圆盘的角度。两位数的加减,要仔细算,要求都学会。至于圆的角度弧度,不过是先教个简单的概念,有印象就行。
一天匆匆过去,到了酉时初下午五点,就又是童子们高兴吃饭的时候了。而张承负擦了擦额头的汗,正想着晚上再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