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杨荣,顿时也笑道:“杨兄才学出眾,能力非凡,早晚必得皇上垂青!”
杨荣嘆息一笑,“但愿吧。”
韩东看著杨荣这样也是笑而不语,如果没有他这个变数存在,歷史继续沿著原来的轨跡发展,杨荣肯定是会得到朱老四的赏识,並赐名的。
可惜,现在有了韩东这个变数,以后的歷史发展,谁也说不准了,所以將来的事情自然也就不能再用原来的歷史轨跡去看待了。
杨士奇和夏原吉,以及杨荣等人在感慨羡慕完韩东表字的来歷之后,也立刻进入到了正题之中。
三人开始以各自的所长对韩东进行县试科目的突击培训,杨荣是正儿八经的科班举人,他负责韩东的四书文和试帖诗的教学,杨士奇负责经文駢文的教学,夏原吉负责圣諭广训的教学。
几人分工明確,各自为韩东出了一套相关的考试命题,让韩东先试著写上一遍,然后再根据韩东的具体表现,做针对性的辅导。
可以说如此尽心尽力的辅导,就算是世家弟子,都不见得能得到如此隆重的对待。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韩东的科举应试水平,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著。
虽不敢狂言,韩东能在县试的考场上一鸣惊人,但还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保证韩东顺利通过县试,获得一个院试的资格。
只要有了院试的资格,进而通过院试,秀才的功名也就算是有了。
当然如果韩东侥倖的获得了县试案首,那么院试他也可以免考,直接就得秀才功名。
但是这个难度实在是太高了,即便是杨荣,解縉这样的神童才子,都不敢打这样的包票,更何况现在只是半瓶水的韩东。
时间转瞬就是一个月后,韩东也终於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