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先生愿意教我治史,此乃弟子大幸。”
杨士奇看著韩东这样的回覆,又畅快的笑了起来,“你先生说你之前是一个自闭的痴儿,最近才突然神慧。我看你並非如此,一般的神慧之人,哪里会知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样的古言?”
“而且那日我和你先生在论韩国公事的时候,我也曾细微观察过你的神態,根据你对此事也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对吧?”
韩东没想到杨士奇的观察居然如此入微,不过他很快也释然了,这个能在很多关键时刻押对宝的三杨之首,岂能没点察言观色的本事?
韩东道:“先生观察入微,学生不敢有瞒。当日先生和我师议论韩国公事的时候,学生確有看法。不过比起先生的谨慎,学生的看法可能就有些阴暗了。”
杨士奇惊讶的哦了一声,他问道:“如何阴暗?”
韩东也不矫情,他直接说道:“先生可知司马懿故事?”
杨士奇听到司马懿的名字,先是一愣,但隨即就笑起来。
杨士奇道:“韩东啊韩东,你这心思可非人臣之心啊。”
韩东立刻反驳道:“先生这是何言?学生安分守己,怎会没有人臣之心?我將来也是考科举的!”
杨士奇笑而不语,他並不在乎韩东的心到底是怎么样的。
在他看来韩东除了是他现在要教的学生之外,更像是一个能和他谈天说地的朋友。
而且,韩东还有一层东宫侍卫的身份,还有一个將来可以继承的千户之职,作为白身的杨士奇自然也不会真把自己的架子摆在韩东跟前充大头。
所以他和韩东的相处模式,更像是可以进行普通交流的朋友,而非是那种带有明显距离和层次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