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家里的小小铺面生活,算计着母亲哪口旧箱子能给她装嫁妆,算计着她攒下的零花钱够不够买几尺绸缎,要是不够的话,哪一家的细布好,染过色后有丝绸的质感,她和几个小姊妹讨论过很久——她心里只有这点事,无聊琐碎,有滋有味。
然后金人来了,完颜粘罕挥师南下,甚至第二次还将洛阳攻破了。
她家很警醒,早早离了河东,跟着街坊邻居一起走,靠着那点家底撑了大半年,总算是熬到了金人撤军,
你要是能做得台景,省去咱们许多麻烦。”
上元节时的台景好是好,但那是京城樊楼上元节,人人都在大洒币,造景根本不计开销,现在梁夫人手里拿着殿下给她的预算,就必须精打细算,况且将来要是剧团巡游,造景一定是要经济实惠又轻便易拆卸的,只有这样,才能真当成个教化工具,而不是长公主的心血来潮。
神霄宫倒是也有不少道士精通这个,可这些道士都有别的用途,要么在军中,要么送去金国,要么就南下不一定去什么地方。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这姑娘听了就连忙说:“金山银山我也做过,纸船纸马我也扎过。”
梁宣徽说:“要精细些的,不能吓人!”
姑娘说:“贵人放心就是!”
这姑娘就开始对着剧本里的造景描写画起了图,起早贪黑,甚至还要四处哀求小姊妹帮她问一问易安居士,某几句文绉绉到底是怎么个画面?
宣徽院不在艮岳内,而是在城外金明池附近买下了一个大院子,李清照听说了,就近跑过去给她补过课,有几个精明的契丹嫂子也跟着听,虽然听不太懂,但嫂子们认为听到就是赚到。
嫂子们说:“这小女娘进来时,浑然是半个死人,以为她这么没日没夜地熬个几宿,撑不住自然就要躺下了,谁想到她还越干越精神!你瞧瞧,拢共那五个歌伎没她一人吃的饭多!熬着熬着,那脸还红扑扑起来了!”
等教完了道具组,这两位女官也私下闲聊过几句。
这姑娘的身价并不贵,甚至贵不过牛肉——没错,朝廷是禁杀耕牛的,可别说有钱人,就是汴京的小民也想尝尝牛肉,既然大家都想吃,那就一定有人卖,长公主围追堵截,牛肉价格就涨些,算下来比她更贵呢!因此买一个回宣徽院当道具组,梁夫人觉得还挺赚的。
李清照说:“只是救不尽。”
梁夫人就沉默一会儿,又说:“殿下为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