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里。
她们还在等待着厄运的降临,直到她们吃的菜汤和麦糊忽然变成了肉汤和麦饼,而差役也忽然变成了文质彬彬的宋官。
她们还没有走到汴京城下,但已经不用担心生命安全,契丹亲卫军得到了消息,有人就突然冲到萧高六面前,泪流满面地请求,要给长公主行个大礼。
她想方设法要加固他们的忠诚,现在她就在这群最忠诚的人包围之中。
汇报给她,河北一路的兵马会不会挨饿,真定府会不会断粮,她心里就都有数了。
自然送报表不能不夹带私货,韩家还要问一下她身体好不好,再隐晦地问一句韩家留在她这的小青年上不上进,勤不勤奋啊?要是表现不好,殿下您使劲打他!
她就呼出一口气。
忍下这气也是有用的,比如说韩家心里有鬼,那就越发不会在这样重大的事情上跳出来给她把柄。
她低头看奏报,虞允文站在一旁,尽忠笑呵呵地同他说了几句话,果然又夸了一句:
“小虞郎君这身衣服,瞧着和寻常书生没什么区别,可远看就是有股子诗书满腹的气度!”
她抬头:“怎么,你还读过大苏的诗么?”
尽忠说:“当初宫里有一位与苏家极有渊源的,殿下忘啦。”
她就想起来了,但虞允文听到这声打趣也不害羞,只是低头笑了一下:“小子这几日都穿这一件,只是不曾入艮岳,因此中贵人不曾见罢了。”
他说得很寻常,但她就又多看了他一眼。
他不在艮岳时,自然是要去忙的,整个朝廷都开始运转起来,那数不清的粮食,都是农人口挪肚攒省下来的,都要运去前线;那数不清的青壮,每一个都是父母所生,有人牵挂,也要运去前线。
而今虞允文站在这里,不是因为要穿得漂漂亮亮的,逗她开心,他来这里,正是要为大宋尽一份力。
有秋风吹起红叶,内侍立刻就要降下亭子四面的帘子,不让长公主被秋风吹到。
她从那闲适而柔软的片刻中醒了过来。
她说:“不要放帘子了,咱们回去,将急事处理完,咱们也该走了。”
大宋的大队兵马度过黄河,缓缓向北,很快就引起了金人的注意。
女真人说:“又来了又来了!他们不知死也!”
尤其是这队兵马不是西军,而是常小哥所在的河北义军,这些农人种了半年地,现在秋收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