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他们在灭辽之后就压根没必要再和大宋打这一场了啊!
完颜宗望兄弟说,要给南朝的士气打崩,要立一个城下之盟,保女真百年太平——可这些话同女真士兵说不着啊!
大家很敬仰信服宗望郎君,也不好说就违背他的命令,那酒肉是照吃的,但嘴要严;赌坊是照旧去的,可宁死也不敢偷军粮武备来还。
这个豪客就乐了。
“好
叫人以为这在南朝呢。”
“北边不多见,”豪客笑道,“北边豪横的都是女真人,只有这里,宗弼郎君治下,无论哪一族,皆公平对待。”
有人已经策马上前,拦住了一个仆役。
“你家主人,”那个谋克阴森森地问,“叫什么名字?”
总归要有人成为倒霉蛋,而且还不止一个。
这户人家同李良嗣没什么仇,但也没什么交情,李良嗣出卖辽国,投奔南朝,有许多人不齿他的行径,因此他往来宋金时,知道他底细的人便待他很冷淡。
这户人家与女真人也称不得有什么仇,他家只是大地主,有人在其他地方做官,本家在燕山府有许多地,完颜宗望不曾收缴他家的土地,但给女真士兵分发土地时,许多土地就在他家良田附近。
双方在田地上有些纠葛,无非就是水渠长短,又或者是谁占了谁几分地当做土路,这在乡下已经是很常见的纠葛,对于两个国家来说,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完颜宗弼在忙着筹备对南朝的战争,这些事他都交给了当地的官员,但语气很严厉,要他们秉公执法,不许偏袒女真人。
当地官员也是如此做的,甚至还稍稍偏袒了那家大户。
毕竟士兵归东路军管,田地也不交赋税,那家大户却是县里的纳粮大户,人家的粮食正正经经地养活着东路军呢!
李良嗣这伯侄俩精挑细选了这户人家,就该他家倒霉了。
这场官司原该打得悄无声息,毕竟大户人家不仅有田有地有关系,人家还很精通诉讼,而女真士兵只是穷军汉,靠着打仗得来了几亩地,两头牛,三间瓦房,哪个都不舍得换成讼师的酬劳。
因此他们的官司本该输的,千百年来穷人对大户都是这么输的。
但这次不一样了,有个老讼师下乡探亲,路上跌了一跤,正好被某个士兵的妻子救了。
那老头儿很感动,在士兵家喝了一碗水,就问大嫂愁眉不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