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而大明的太仓加内帑,一年能进账的银子恐怕只有六百多万......而崇祯朝的头十七年是气象学上小冰河期最严重的时候,没有一年是风调雨顺的。他这个皇帝欠九边的债,恐怕是很难还清了。
\n
崇祯苦苦一笑:原来朕就是个欠了一屁股债还不了的“明债宗”啊!但至少今天,这三万将士的心,他算是收服了。
\n
......
\n
秋雨如丝,绵绵不绝地笼罩着燕山群峰。朵颜卫都督束不的勒住战马,雨水顺着他的铁盔滴落,在皮甲上汇成细流。他眯起眼睛望向南方层峦叠嶂的山影,那里通往大明蓟镇的长城防线。
\n
“都督,探马回来了。”一个蒙古亲兵策马上前,低声道,“三屯营那边乱得很,明军都在闹饷,连哨骑都不派了。”
\n
束不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他年约五十,脸上留着早年与察哈尔部厮杀时的刀疤。作为朵颜卫的实际掌控者,他早已厌倦了明朝那点微薄的抚赏。
\n
“革兰台那边怎么说?”束不的回头问道。
\n
亲兵凑近低语:“革兰台台吉已经集结了两千精骑,就等您的号令。侯兴国派来的向导说,蓟镇东协各口空虚得很,连墙子岭的烽燧都没人值守。”
\n
束不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想起那个叫侯兴国的汉人使者带来的消息——大明新登基的年轻皇帝亲自押送饷银前往三屯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n
“传令下去,”束不的沉声道,“让各部在老虎沟集结。告诉革兰台,明日寅时动手。”
\n
五千蒙古铁骑在秋雨中静默行进,马蹄踏在泥泞的山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们中不少人都穿着从明军那里交易来的棉甲,只是拆去了明朝的标识。束不的知道,这些年来明朝边军早已腐朽不堪,欠饷的士卒连刀都提不动。
\n
“都督,前面就是黑谷了。”向导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