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感慨陛下英明啊。
无数家长都带着孩子蜂拥而至地去报名,随后问题就来了。
东南西北各有两所学堂,但一所学堂只收男学生,另外一个学堂只收女学生。
收男子的学堂挤都挤不下,收女子的学堂门可罗雀。
这世道啊,有钱人家的姑娘,家里会给他们找女先生,也能识文断字,但更多的是学习女四书,教女子如何管理后宅,如何相夫教子。
穷苦人家的姑娘,基本上就只能做睁眼瞎,除非自家有识字的人,兄弟或者父亲,可以在家里教姑娘学几个字之外,她们是没有地方可以求学的。
起初凌秋桑其实是不想分男校女校的,但奈何这时代对女子太过于严苛了,如果真不分男女校,估计一个女学生都没有。
额,可是现在也差不多。
除了几个朝臣给陛下一个面子,把自家的嫡女和庶女全都送过去了,都是有一定基础的,直接读中班了。
除此之外,还有些商人紧跟脚步,有女儿的也送过去事实,但基本上去的都是嫡女,庶女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穷苦百姓,那更是一个都没有了。
而凌秋桑和施懿办这个学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那些读不起书的穷苦百姓。
也是为了那些一生都困在内宅的姑娘。
他原以为,有了女官做前提,以后女子也能做官了,来报名的应该不会少,但实际上还是想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