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科技的流动资金才80亿左右。
并且,零点科技,研究所,再加上西南交大的仿星器项目..:
真能说得上花钱如流水。
上市可通过IP0募集巨额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丶产能扩张或市场开拓。
尤其是像零点科技这样优质科技公司,作为掌舵者,许青舟和宋瑶的身上甚至能有数百倍的增长。
「不上市。」
宋瑶摇头说道:「我们自身现金流充足,就算没外部融资也能发展。」
是,上市之后,他们的身价的确会翻无数倍,但坏处也很明显,上市意味着要对股民负责,创始人投票权下降30%以上。
他们可不想以后做某个决定还得先开一个股东大会,让所有股东同意,甚至被小股东联合否决提案。
为了资金,或者所谓的估值进行融资,以至于削弱自己控制权,得不偿失。
坚持不上市的企业,在国内也比比皆是。比如华伟和大疆,因为技术领先,资金充足,拒绝上市以保持技术自主权。
「也是,上市之后麻烦事太多。」
韩诗宜点点头,深以为然,李岱月当零点科技的顾问,她算是李教授的副手,对零点科技的情况还是了解。
除了先前超导薄膜,锂枝晶和穿梭效应的专利包,研究所还是产出了不少专利,完全能实现良性循环。
「但那可是几百亿的资金.::」韩诗宜还是有些遗憾。
「我们对钱没兴趣。」
韩诗宜觉得自己被冒犯到了。
11月6日,合肥将会举办中欧聚变堆国际研讨会,议题包含了等离子体加热丶破裂控制丶高能粒子物理。
给京都材料研究所也发来了邀请。
许青舟没拒绝。
严格来说,这算是第一次参加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交流会,这一年来虽然在尽力补足聚变领域的知识,但他认为自己要学的仍然还有很多。
最起码,和那些在核聚变领域干了一辈子的老怪物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当然,并不是说他就没有优势了。
最起码,在思维的活跃度上,他很有自信。
10月一晃而过,11月上旬,许青舟和任南院士两个人带领一众青年学者参加夏·欧核聚变研讨会。
包含了王伟,龚云飞,胡静璇等等人。
赵升文和郑旭则是留守研究所,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