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宋瑶捧着碗说。
许青舟表情也略微有些复杂。
他有信心拿物理学奖,但没想到率先拿到的是化学奖。
虽然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锂枝晶的形成是电极-电解质界面电化学沉积行为,穿梭效应涉及多硫化物的溶解与迁移,二者均属电化学与材料化学交叉问题。
叮~
这个时候,许青舟的手机突然响起铃声。
「科技部的安皓峰部长。」
「哦,你去接电话吧,我们收拾。」
许青舟接电话,宋瑶和宋露露两人收碗毫无意外的,微薄,微讯等等平台关于诺奖的消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许青舟的手机就没停过,人人日报约了第二天的专题采访,季云石,赵升文,郑旭等等,全都打电话来祝贺。
除了熟人,还有市里,部里,学校..
一般情况,诺奖结果出来过后,人人日报,新华社这些全都会先发一个简报,更别说这次还有一个夏国人的名字在。
宣传得更加卖力。
真正算得上是举国欢腾,夏国第三位获得诺奖的本土科学家,还是化学奖。
此前,虽然有华人科学家李远哲和钱永健分别在1986年及2008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但遗憾的是,这些都非夏国本土科学家,而许青舟不一样,完全是夏国籍的获奖者。
许青舟获奖,最兴奋的当然是研究所的成员。
这不,此时京都材料研究所的办公室内,一片热闹。
龚云飞还沉浸在刚才看到的消息中,发出连连感叹:「师弟太牛逼!」
「从现在开始,咱们也算是在诺奖大佬手底下打过工的人了。」
旁边的工位上,王伟端着茶杯,表情同样兴奋。
当初回国的时候都还在遗憾,原本可以在获得过斯隆研究奖的大佬手下工作,但后来听说许青舟要建立研究所,纠结过后还是回来了。
斯隆研究奖,化学丶计算机丶经济学丶数学等跨学科,58位斯隆奖得主后续获诺贝尔奖,因为它被誉为诺奖的风向标之一。
现在.:
咱现在是真正在诺奖大佬手底下工作过的人了。
「不,你应该说诺奖得主是你师弟。」
洪雅瑜在一侧面无表情地补充。
「你这麽一说,好像还真是。」
「但...是不是有点过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