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运动轨迹的匹配,实现磁场线旋转变换误差<0.1%..:
而上午,ITER组织总干事伯纳德·比戈做了超导磁体系统的报告。
都是乾货。
「得抓紧时间补充可控核聚变这方面的知识了。」
许青舟有了紧迫感,这几天他倒是涨了不少见识,并且还在听报告会的过程中见到了不少大牛。
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托马斯·克林格。
米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NIF)首席科学家奥马尔·哈利肯尼,还有夏国工程院院士李刚..
世界有几十亿人,但学术圈子其实就那麽大,而每个行业大佬更是摆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许教授。」
许青舟还没出报告会厅,就听到有人在喊自己,抬头,看到身后站着一位穿着黑色西服的中年。
许青舟握手:「李教授。」
夏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夏国EAST(东方超环)装置的10个系统中的6个分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核聚变大佬级的人物。
「许教授,久闻大名。」
李刚笑着说道。
「您客气,在您这样的前辈面前,我要走的路还很多呢。」
「哈哈哈,果然,许教授和老肖说得一样谦虚。」
李刚笑着。
「这次真的没谦虚。」
许青舟笑了笑,感叹道:「这几天和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前辈们交流,受益匪浅。」
他曾经因为兴趣看过不少核聚变方面的资料,但毕竟不是当成主业,这几天光是笔记就写了两本。
俩人说说笑笑,在休息室找了个位置坐下。
李刚问:「我听老肖说,许教授未来也很中意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许青舟点点头:「是的,等电池领域的研究结束,或许就会抽出时间来做这方面的实验。」
「看来可控核聚变领域要出一员大将了。」
李刚顿了顿,好奇地问:「可控核聚变实验不比平时的那些项目,许教授准备从哪入手?」
「磁约束技术突破丶材料体系创新丶工程验证叠代三大主线切入,尤其是前两个,是目前可控核聚变实现商业化的关键。」
「嗯,目前搞可控核聚变基本都是走这三个方向。不过,在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