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强大的竞争对手
国外这些机构最喜欢的就是隔三差五开个发布会,宣布自己有什麽成果,目的嘛,当然是提醒金主爸爸们赶紧掌钱。
对于许青舟来讲,除了最终成功完成实验外,比如彻底搞定锂枝晶或者穿梭效应的问题外,那些阶段性成果其实没有太大的宣传价值,最多也就像之前在麻省理工,在官方平台简单发布个消息刺激下别人。
不然,阶段性的进展,他们也是有的。
从赵升文发的数据看,最起码领先了现在行业好几年的水平。
许青舟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翻开笔记本,视线落到早上计算的超对称函数理论上,考虑跃迁规则中的动态相位问题。
不远处。
「那就是许青舟?」
戴眼镜的中年远远地打量着许青舟,有些咋舌,虽然在新闻里看到过照片,但线下见到真人还是让人感叹实在是太年轻了。
等哈维教授在自己身旁坐下,他才笑着问道:「你们聊了几分钟,怎麽样?」
「是个强大且可怕的竞争对手。」
哈维教授望了许青舟的方向一眼。
「哦?难得从你口中听到可怕这个词语。」中年略微有些异,哈维教授是个相当骄傲的人。
哈维教授认真地说道:「是的,他值得用这个词语。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自信,或者说,压力。」
牛顿在23岁提出微积分丶万有引力定律和光学理论框架,爱因斯坦26岁发表「奇迹年论文」,里边包括狭义相对论丶光电效应理论和布朗运动研究。
麦克斯韦24岁完成《论法拉第力线》,奠定电磁场理论数学基础。
这些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上足以让一个时代蓬勃发展的人。
在眼前这个夏国人身上,他感受到了一种面对这些伟人的压力。
中年语气轻松:「嗨,夥计,放轻松点。比起虚无的感觉,我觉得你更应该去看看我们的实验数据。」
就在三天前,他们的实验有突破性进展。
临界电流密度方面,比同行领先了50%,固态电解质结构创新,研发的LPSC/LTLC/LPSC三明治结构固态电解质,临界电流密度(CCD)提升至1.52mA/cm2。
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也就0.5-1.0mA/cm2。
对称电池循环寿命提升了10倍,并且,还开发出了全新的锂枝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