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过来的全是掺水数据的事情也不稀奇,藏着掖着就更是常见状态,“重复造轮子”算是全球人类组织里多多少少都有的通病。
王雪娇十分坦诚:“我要拿回去跟我们的数据比对一下,看看克格勃拿到的数据是不是真的。
万一他们给你们的是假的数据,要是往小了假,就没有关系,反正都防不住。
要是他们当时给你们的数据,是他们超级加倍之后的,你们也是按照这些数据做的防空雷达,那我们的飞机过来,岂不是要吃亏?”
亚历山大觉得很奇怪:“他们好好的,为什么要加倍?”
“为了显得他们重要啊。”王雪娇微笑道,“有人告诉你,马上会有一个三岁小孩来你家,在你家客厅里哭闹打滚,要糖吃,你会在乎这个消息吗?
但是,如果告诉你,马上要来的是几十个带枪的壮汉,要抢走你家的东西,杀光你家所有人呢?
你会紧张,会担心,会急于需要别人的支援,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你都会答应。”
亚历山大沉默无语,因为王雪娇说对了,当初苏联人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之后,上级非常紧张,因为以他们当时的力量,根本做不到防御这么强大的武器。
苏联人在提出“痛点”之后,马上跟着提出解决方案:在南斯拉夫建立长波电台、与南斯拉夫建立联合军队,由苏联专家协助南斯拉夫进行雷达的研发工作。
这个要求被当时的南斯拉夫领导人坚定的拒绝了。
但是,接受了苏联专家,毕竟当时苏联的科技水平虽然主流风格是“力大砖飞”,在技术含量上比美国略逊一筹,但远胜于南斯拉夫。
亚历山大觉得王雪娇的要求没什么问题,反正那些数据本来就是美国的,如今给她,也不算什么,还能表达一下友好积极的态度。
她已经为了营救他的家人,花了二十万美元买设备挖洞,而且,还有石油呢!
世上怎么可能会有人为了这些老旧数据,连已经出油的油田都不要了?
亚历山大完全没有怀疑王雪娇的意图,第二天便依照约定,把克格勃给他们的主流战斗类飞机、船只、导弹的数据全部交给了王雪娇。
王雪娇收到的当天,就立马把信息转给冯老,冯老再转给
对应的部门,与国内现有的雷达技术与之对比。
技术员们看着那些八十年代就已经投入使用的美国电子战机的数据,只觉得背后冷汗直冒
——技术代差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