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211章
“都是真的……”专家们对着王雪娇拿回来的数据,对照着已经推进的部分,所有的细节连一个小数点都不差。
真理31自1986年开始研发,有些基础部分的设计思路已经敲定了,包括材料和工艺都已经有了具体的方向。
“‘海湾战争’让中国看见了现代战争是什么样的”,这句话虽略有夸大,但基本没错。
在海湾战争的时候,《新闻联播》天天都会播报“飞毛腿”又被“爱国者”拦截了多少枚。
普通中国老百姓看热闹,导弹专家们眉头紧锁。
郭卅万给王雪娇的这些数据涉及到弹道设计重要参数,只要针对其中的弱点设计拦截导弹,真理31飞半拉就能被打下来。
PL15被“阵风”拦下来没问题,大家看得很开心,要是被其他什么导弹拦下来,甚至发射失败,谁能笑得出来。
郭卅万给王雪娇给得这么大方,绝密资料做为投名状,直接免费白送,只怕这已经不是卖的第一家了。
研发这么久,投入了这么多人力和物力的项目,说黄就要黄了?
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郭卅万是真的有才华,不然也不能坐到副总设计师的位置。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有一方的想法是尽快把郭卅万抓捕归案,尽快切断他与导弹研发工作之间的关系,免得泄露更多。
另一方的想法是现在已经泄露了,在项目上投入了那么多,不能什么回报都没看到,就撤,得干点什么。
最后双方统一意见:先不动声色的把郭卅万与项目分开,把跟他相关的境外势力都钓出来。
分开的方式相当简单粗暴——开会。
现在上头找了个理由,说找了外国专家论证了,研究所现在的研发方向根本不对,做出来的结果根本不可能达到高层对这枚导弹的战略要求。
所以,必须有人去说服“外国专家”,否则项目就要停止,甚至有可能全部推翻。
于是,研究所派出了郭卅万,他需要去会上一遍一遍地解释他们的设计没错,他们的想法没错,中国的工艺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
相当于天天让他去立项委员会做一次答辩。
接到要求的时候,郭卅万惊呆了,哪来的狗屁“外国专家”,凭什么指手划脚。
问,就是毛熊家倒闭的时候,跑到中国来的专家。
人家二战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