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208章
“你确定那个是罗马的?而不是贵霜那里的?”张英山对王雪娇的判断有些怀疑。
如果是贵霜王朝的东西,那么,很有可能是从丝绸之路运进来的。
它的真正出土地点有可能是西安、洛阳,或者任何一个中国在秦汉唐时代的大城市,哪怕是泉州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都有可能。
要是国内的货,那这事可能就只是盗墓、真·家传之宝、在家挖土的时候不小心挖出来的……
现在大陆往港岛走私文物的案子这么多,也许只是普通黑吃黑。
王雪娇不这么认为:“肯定是罗马或者希腊的,我有印象,我应该在某本书上,或者某个外国的博物馆里见过……那个博物馆肯定不免票,不然我不能记得这么清楚。”
以王雪娇对人文艺术价值……主要是价格的热爱,她不管去哪个地方、哪个国家,都要先去人家的博物馆看一看,并且对其中优秀的人类艺术的绝美造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能在年代上给她以震撼感的是位于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里面公元前四五千年以前的雕刻确实大而且精美。
在粗糙程度上给她以震撼的是智利博物馆,里面那些长得像中国大汶口时代文物的东西,居然是十五世纪的产物,中国都两京一十三省扛肩头了,智利还在过新石器时代。
让她怀疑自己走错门的是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馆里的大多数物件都比较粗糙,但有一个画风完全不同的精品馆,工艺水平的差距差不多如同春秋战国相比明清,跑近一看,那套精美的茶壶上赫然画着“三英战吕布”,再仔细看看,那些特漂亮的,都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赐给狮子国国王的礼物,旁边还有礼单。
欧洲各国让她记忆深刻的,就是各种珠宝首饰们,很多首饰受年代限制,制作工艺不够精美,但是设计造型还是蛮有创意的。
王雪娇盯着那条链子的照片,琢磨半天,它的样子,让王雪娇脑子里产生了连锁记忆,耳朵里还会响起讲解的声音……是那种怪腔怪调的中文讲解器的声音,还夹杂着英文版。
应该是中文部分说得太拉胯,她会来回切换到英文讲解词。
就是想不起来是在哪里见过它的了。
欧洲不管哪个博物馆,但凡是提供讲解器的,那必然会有英文讲解,中文都是后加的。
很难通过有中英双语来判断,到底是哪家博物馆的货。
王雪娇把照片发给专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