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削成薄片,放在铁锅里,慢慢熬油,再把葱段和香菜扔进去煸炒,再加入虾米、洋葱和香菇爆香,再加没过菜的水。
“米还得再多泡一会儿。”王雪娇擦了擦手,回大堂看电视了。
大堂的电视面对着大街,有时候晚上直播球赛,外面会站一圈人。
看了一集电视剧,米也该泡好了,王雪娇回到厨房,忽然发现,案板上本来码得整整齐齐的腊肠少了一根,还有一根被扒拉掉到了地上。
王雪娇第一反应就是望向张英山,张英山无辜地看着她。
仔细想想也对,刚才他就坐在自己身边看电视,一直没有离开过,再说,这香肠还是生的呐!
难道店里进了贼?
贼偷肉不是没有,但是哪有只偷一节的?
关键是两人坐在大堂里,居然都没有听到一点动静。
张英山蹲下身子,仔细看着水泥地:“是狗。”
“这也能看出
打了一个鸡蛋,再盖上盖,用抹布包着砂锅边,在火上一点点的转动,让它锅边一圈也能受热。
“还得是以前的柴禾大锅饭省事,做出来的饭是三面受热,也省得我还得这么转半天。”王雪娇感叹。
有一段时间,仿佛全国有实力出国的人,都要去日本扛一个电饭煲回来,说是用日本电饭煲煮得特别好吃。
其实原理也没什么特别的,以前国内的电饭煲就一个加热底板,日本电饭煲说是三面加热,以及稍带微压,效果跟柴禾饭差不多的意思。
后来国内也是好起来了,各家做的电饭煲都有三面加热和微压功能,从很多人带日本电饭煲回国,变成了去日本工作和生活的人从中国扛国产货去日本。
王雪娇看着厨房里那个巨大的三角牌电饭煲,只有一个煮饭和保温功能,无比诚挚的希望技术革新的脚步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好了~”砂锅煲仔饭正式出炉,王雪娇把煲仔炉拿到外面大堂吃,吃之前,先浇上两勺自制的煲仔饭酱油。
深琥珀色的液体淋进雪白的米饭,发出“哧啦”一声,饭香、锅巴香从饭上被戳出来的孔洞散出来。
旁边再放上两棵盐水煮过的小青菜,红红绿绿白白的一锅,也挺好看。
这会儿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人类进入每日哲学思考之:晚上吃什么。
丫丫小吃店的菜单一共就只有一页,附近居民已经从新鲜好奇,到希望有新的花样。
其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